长三角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版本共设置信息检索、办事大厅、服务网点、维权保护、产业地图、交易中心、公益培训七大功能版块,整合了长三角三省一市知识产权优势公共信息资源和优势服务资源,初步形成了枢纽型、功能性、网络化公共服务体系,面向长三角区域社会公众和广大创新主体提供系统化、集成化、精准化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。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胡莹晏海艳“这就是我们村祖祖辈辈种植的百合。 有了这些百合,村民的收入就有保证。 ”11月12日,威宁自治县哲觉镇对面坡村党支部书记江道益挖出一株百合,笑着向记者展示村里的致富良方。 哲觉镇素有“林海哲觉、中药材之乡”的美誉,是典型的生态农业乡镇。 与云南毗邻,朴实勤劳的哲觉村民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从云南引进技术种植百合。 据了解,具有清热解毒、滋阴润肺、清心安神等作用的百合,除了入药还是宴席上的佳肴。 当地人说,附近的村镇,家家婚宴喜酒都有一道必上菜——蜂蜜蒸百合,所以他们种的百合不愁销路。 江道益介绍,除了百合,对面坡村也种植其他中药,每年都尝试新品种,合作社种植中药材已有2800亩左右。 其中百合1200亩、魔芋1000亩、鱼腥草300亩,其他中药材近300亩,带动全村378户农户增收致富。 “村里人在基地种药材,70元一天,挣钱顾家两不误。 ”江道益说,村民不仅积极参与合作社管理,还从中淘经验学技术,而且药材成熟了有合作社保底收购,不用担心销路。 近年来,哲觉镇立足资源优势,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,按照“市场所需、本地适宜”原则,重点发展以百合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,让群众得到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惠。 据哲觉镇副镇长管仕鹏介绍,该镇气候条件、地理条件优越,百合种植基本以最优品种——糯百合种植为主,加之老百姓种植经验丰富,每年到百合丰收之际,便有云南昆明、曲靖、宣威等地的商户源源不断进驻哲觉镇进行收购。 截至目前,全镇共种植百合约1000余亩,主要分布于营红、营坪、公坪、对面坡等村,带动了2500余农户增收致富。 哲觉镇的百合产业只是威宁中药材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。 威宁自治县是贵州省中药材主产地之一、贵州道地药材的主产区,药材种类和储量居贵州之首。 全国368种重点植物药中,威宁就有152种,其中道地药材有近80种,被视为“天然药库”和“中药材之乡”。 威宁中药材产业的兴盛配出了“致富方”,甜了农户心。 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万亩,重点推广种植品种有党参、魔芋、半夏、百合、鱼腥草等12个品种,大都注册了商标,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。 初具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有11家,重点单品药材年加工能力15755吨。 预计今年年底全县中药材产量达25万吨以上,产值将达18亿元以上。 (责编:顾兰云、陈康清)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推荐阅读 。 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,最根本的就是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。 (责任编辑:admin)本文由天堂视频视频在线观看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harkaouia.com/cs/229.html |